新“和氏璧”横空出世,千古之谜有望破解!——法鸿
玉是中华文化的象征。自古以来,最具传奇色彩的美玉莫过于和氏璧了!秦昭王为它开出了15座城池的天价,价值连城、完璧归赵等成语都由此产生。
然而,和氏璧到底是什么玉?一直以来众说纷纭,却没有公认的结果。去年,在机缘巧合中,法哥收藏到了一块酷似和氏璧的“神农玉”,这才发现研究者们都走入了思维误区,忽略了一个更为简单、合理的答案。
和氏璧的故事最早见于《韩非子》: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一说荆山)发现了一块璞玉,先后将它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但由于玉匠鉴定为普通石头,卞和先后被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直至哭出血泪。文王得知后,命人打磨璞玉,终于发现了一块惊世美玉,命名为和氏璧。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梳理出以下关键信息:
1、和氏璧产于楚国的山中,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境内。
2、和氏璧是一块带石皮的籽料,所以被称为璞玉。因为有一层石皮,外观与普通石头无异,才会被玉匠误判。和氏璧自始至终都是一块完整的籽料。《韩非子》原文为:“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从“理”字可见,当时并非将玉石切成两半,而是采用了随型打磨的方法,让石皮下的玉质显露出来,但又不破坏玉石的完整性。
3、和氏璧具有一定体量,所以卞和需要“抱璞”。《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从中可看出,和氏璧的重量是一个成年男子可以举起的。需要说明的是,和氏璧的“璧”泛指美玉,并非特指那种有孔的扁平状玉器。专家根据史料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有10厘米。有一种传闻,秦始皇所用的传国玉玺就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这条传闻虽然已被证伪,但也从侧面印证了和氏璧是有一定体量、厚度的。
4、和氏璧是春秋战国时期公认的美玉。古代的美玉以质地细腻温润、色泽美丽作为标准。战国时期常用的玉石除了和田玉之外,还有岫岩玉、独山玉、绿松石、孔雀石等。
5、和氏璧是绝世珍稀,独此一块,此前、此后都没有类似发现。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当和氏璧被认定为国宝后,楚山一带必将掀起寻宝热潮,但是之后并没有类似发现,可见和氏璧是一种极为稀有的玉石。
6、唐代杜光庭在《录异记》里记载:“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称:“传国玉玺色彩青绿而玄,光彩照人。”由此可见,和氏璧的色彩可能是以绿色、白色、黑色为主,且有一定的变彩效果。
有没有一种已知的玉石品种,同时符合以上条件呢?答案是:没有。
比如和田玉、翡翠,明显与第1条的产地不符合。而绿松石、拉长石,虽然产自于湖北,但与第4、5条明显不符。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对玉的研究已非常深入,不可能把一些不符合美玉标准、比较常见的半宝石当作国宝。另外,像蓝田玉、独山玉、绿松石、拉长石等的产量都比较大,绝非独此一块。
神奇的是,法哥收藏的这块“神农玉”,却与以上6条全部相符。
1、“神农玉”发现于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九道乡的阴峪河。因为阴峪河接近神农架,所以当地人将这块美玉称为“神农玉”。中国宝玉石协会会员、地质学家郝用威于1986年发表《和氏璧探源》,他的研究结论是:“和氏璧产于神农架南漳西部沮水之源的板仓坪、阴峪河一带,那里是当年卞和抱璞之处。”
2、“神农玉”是一块带有石皮的籽料,经过随型打磨才能看到玉质。
3、“神农玉”长度37.5厘米、高度31厘米、厚度12.5厘米,重量为27.15公斤,也与和氏璧的体量比较吻合。
4、“神农玉”质地细腻、色调高雅,通体晶莹剔透,一面碧绿并带有冰裂纹,另一面呈现大片螺纹状的白色,如祥云又像如意。
5、阴峪河历史上盛产鸡血玉等各种美石,但是“神农玉”迄今仅发现过一块,堪称孤品。
6、“神农玉”的色彩以绿、白为主,顶部还有一小块黑色。玉上有类似瓷器开片的冰裂纹,随着光线、角度不同有一定的变彩效果,与《录异记》《南村辍耕录》的记载吻合。
经专业人士初步鉴定,这块“神农玉”兼有蓝田玉、蛇纹石岫玉和碳酸盐等成分。据此,法哥提出一个全新观点:就像这块“神农玉”一样,和氏璧很可能是由多种玉质构成的稀有玉石,古人也无法确定其品种,所以没有相关记载,此后在漫长岁月里也没有类似发现,直到“神农玉”的横空出世!
“神农玉”不仅是罕见的美玉,也是一块标准的画面石。玉石上有螺纹状的如意图案,如意图案里还藏着一只惟妙惟肖的“白天鹅”。只见它蜷曲着细长而高洁的颈项,收拢着光洁丰满的羽翼,身子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头部中间有一点黑色,活脱脱就是天鹅的眼睛!因此,法哥将这块“神农玉”命名为“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