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奇石各有其态,各具其美。或以质坚,或以形奇,或以纹美,或以色妍,或以韵胜,不一而足,可谓千姿百态,魅力独特。此方老白马纹石,顶级磬石质地,形似吉羊,通体满纹,皮质乌黑,羊首顶处沁以红彩,神态可掬。集质、形、纹、色、韵于一体。羊首下方孔洞处,由石纹天然而生立体静坐佛像一尊,更是堪称神妙。
正面全像
质
灵璧纹石除白马以外周寨、岳巷、郑巷等多地均有少量产出,但以白马的品质为最,优秀的质地是有别于其他纹石的一个主要特点,业内亦称“老纹石”。白马纹石为最顶级的磬石质地,油润细腻,易出包浆。刷洗后,略微盘玩,便产生由内而外的油润感。达到一定体量的早期白马或多或少带有臭石,臭石的质地明显区别于其他部位,是老白马纹石独有的防伪标记。作为灵璧石中最顶级石种,白马纹石正宗产地仅一个不过3亩的坑口,存世量几可估算,凡品相稍佳之,皆可谓藏品级。
形
白马老坑历经反复挖掘填埋,早期出土纹石于地表或浅表,被称为“白马头皮石”,形状大多圆润饱满,纹理也更为立体;中期出土纹石为“中层石”,形状多扁平;晚期出土纹石已深至岩石层,被称为“白马最后的纹石”,形体多为几何状板块,无“臭石”。
此方老白马纹石形似微微向内侧首的吉羊,体态雍容饱满。立体石纹形成羊嘴,嘴角上扬。羊须自下颌生出,及至胸口处。眼睛轮廓处自然浅凹,眼珠油黑。羊耳自然下垂,羊角突出,羊额饱满。羊首至羊背脊线分明,自然过度。至臀部,线条自然凸起,尽显丰腴之美。羊尾呈长团状,轮廓线条由上至下自然微收。
形之局部
羊首下方生一大一小孔洞两口,洞内满纹,洞口流畅圆满,使敦厚饱满形体平添通透灵动之气。背面生大小石洞数孔,错落有致,洞洞相通,洞内亦是满纹分布。
洞之局部
“白马难出形”,“纹石不出形”,因基数太小,有形更少,业内流传口头禅:“纹石带洞,价格要命。纹石象形,价值连城”,足见象形白马纹石之罕见珍贵。之于此石,出如此生动形象、惟妙惟肖之形,且呈寓以吉祥之意的“羊”形,自带孔洞,更是奇绝无二。
背面全像
纹
灵璧纹石为沉积岩与变质岩的综合体,沉积岩又名水成岩,是在水流搬运下,由泥沙、灰浆、海藻浮游物等物质沉积而成,基于沉积物单层厚度、成分差异,伴随时间与气候的变化,形成了层理分明、韵律别致的纹理特征。又经过若干地质年代,沉积岩中原有的纹理花纹在外力作用下,弯转扭曲,曲折变形,或因石英脉、方解石脉等物质的加入,形成新的花纹。或者在岩石的风化阶段,因为含有铁、锰等物质的存在,硬度的差异,形成次生花纹。凡此种种,遂形成灵璧纹石天然造化之美。
纹之局部
纹石以其纹命名,最具代表的是圈纹或回纹,亦称龟背纹,由一对圈纹或者两对圈纹组成的胡蝶纹,其他如龙纹、云纹、萝卜纹、核桃纹、观音纹等等。白马纹石行纹立体流畅、干净利落不生涩,纹理优美奇特。
此石,通体满纹,六面可观。圈纹、回纹、胡蝶纹、云纹、核桃纹、观音纹等一一俱全,纹形奇异变幻,浑然天成。纹路粗犷清晰,纹深且宽,过渡干净。石的静与纹的动,于一静一动中呈现出富于变幻的视觉美感与赏石体验。
韵
《大吉羊》横约70公分,高约50公分,厚约40公分,重约100公斤,敦厚饱满。形体线条方圆并蓄,或刚健奇雄或遒劲灵动,在视觉外张力与内张力的起承开合中,动静自如,形完意满,浑然天成。高古老辣的头皮皮壳,黑如墨玉,极具分量感与温润感。作为寓以吉祥之意的“羊”形,羊首向内微侧,极富自然动感,顿生憨态可掬之神韵。
“羊”乃多音字,《说文解字》载:“羊,祥也。”秦汉金石多以羊为“祥”,“吉祥”写作“吉羊”。西汉大儒董仲舒有云:“羊,祥也,故吉礼用之。”《汉书·南越志》记:“尉佗之时,有五色羊,以为瑞。”广州号称羊城,《广州记》则记:“战国时,高固为楚相,五羊衔谷穗于楚庭,故广州厅室、梁上画五羊像,又作五谷囊。”甚至人们把母体孕育胎儿的胞衣称为“羊膜”,供胎儿生命的液体称为“羊水”。《易经》以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至,阴消阳长,有吉祥之象。故以“三阳开泰”为岁首吉祥之语。在成语和许多民间艺术中,也多以羊代表吉祥。吐鲁番出土的南北朝织物中的“三羊开泰”,就是三只羊的图案。清代以来,“三阳开泰”吉祥图多绣于荷包、抹胸、搭链等衣物和饰佩之上。而“羊”在古代亦与“阳”通用,因此也作"三羊开泰"。
佛
天然而生“羊”形带孔洞老白马纹石,本已尽显天地造化之奇绝。
然,此石更为神妙之处,在于羊首下方孔洞处,由纹而生的一尊立体佛像倚壁而坐,安然自若。佛髻凸出,圆光普照。秀面圆肩,华鬘垂带于胸前。身披佛衣,衣纹依势而生,自两肩垂至腹部。上方水线袖纹深而有序,下方蝴蝶纹长袖呈自然下垂之态,长袖下方长水线纹形成裙摆绕佛而行,流畅飘逸,惟妙惟肖。
佛身胸前天然形成“卍”字形图案,万字符名为吉祥海云,乃佛祖释迦摩尼之心印,是佛福慧具足、福德圆满的表征,又是佛蕴含无量无边功德与力量之体现,此字所在之地便是“吉祥之所集”。《华严经·如来十身相海品》:“ 如来胸臆有大人相,形如卍字,名吉祥海云。”《大般若经》第三百八十一卷亦言:佛的手足及前都有吉祥喜旋,以表示佛的功德。卍”字所放光明可以为众生演说无量六波罗蜜法,也正因诸佛从无量阿僧祇劫得到此印,所以诸佛不畏生死,不染五欲。
而佛像头部上方三角形蛇头状凸起,蛇眼、蛇纹清晰可见,更为这尊佛像增添无以名状的神秘之感。相传佛祖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时,一眼镜蛇于身后起身开屏遮风雨。佛经中亦有记载:“爾時世尊便受服之,所患尋愈。爾時世尊所患既差,從菩提樹下起,往牟枝磷陀龍王池邊,坐一樹下念三摩地。時此池中合有七日雨下,牟枝磷陀龍王知七日雨下不絕,從池而出,以身繞佛七匝。引頭覆佛頭上。何以故?恐佛世尊冷熱不調,諸蜂蠅等虫惱亂世尊。時此龍王,過七日中見雨止已,方解其身變作天身,頂禮世尊足白佛言:世尊!於此七日之中,頗安隱不?我身麁弊應無亂惱,願見歡喜。爾時世尊即說頌曰:知足果安樂,多聞者知法;不害於眾生,人間大慈悲。能除世欲樂,諸惡皆遠離;我慢悉摧伏,斯人最安樂。”
佛之局部
自正面观,佛像坐于洞口,孔洞纵深,前后光源相接,更显神秘之境。自羊首下方仰观,悬崖峭立,下方耸起之处似身披长袍者面佛肃立,若感其敬畏虔诚之心溢于其身,在圣境弥漫回荡。
灵璧县境内在古代震旦纪期间,距今约8~5.7亿年,经吕梁构造运动海水漫及,灵璧成为一片浅海海滨。海相沉积作用下,大量藻类植物礁体发育成各类石矿体。距今约5.7~4亿年,经加里东构造运动,地壳抬升为陆地。又经华力西构造运动,下沉为浅海泻湖。至距今2.5亿~6500万年中生代,经印支构造运动,再次隆起为陆地。同时,在地壳结构运动期间,境内地层发生了褶皱和断裂。侏罗纪晚期至白垩纪,燕山构造运动下火山岩喷发,形成岩浆岩地质。进入新生代,约距今2500万年,在石灰岩溶蚀地区沉积形成第三纪地层。距今200~300百万年,形成第四纪冲击平原地层。上述地层多数隐伏于第四纪之下,少数零星出露在低山丘陵的剥蚀残丘处经过复杂漫长的地理变化,形成了特殊地质和造型的灵璧石。
彼时,人类进化尚处于直立猿人阶段,人类文明远未诞生。百万年后的公元前5世纪,佛教才于古印度起源,而这尊白马纹石上的佛像却已在佛教诞生前数百万年,于天地造化中自然形成。
巧合,抑或冥冥之中。实,不可思议也。
(注:本文多有引用前辈文句,仅出于普及、弘扬灵璧石文化之需,如有不妥,望予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