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芳华弘砚情,百年初心始不渝。4月23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研究分会成立十周年庆典在北京举行。
会议在激越的威风锣鼓声中拉开帷幕。会议紧紧围绕十周年总结及成果展示等环节,环环相扣,隆重热烈。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研究分会会长董方军做了弘扬中华砚文化十年工作情况报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才大颖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葛承雍分别致辞。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研究分会创会会长刘红军对十年来的亮点工作做了简要总结。
在“云逛展”环节,现场播放了已于3月18日开馆的北京砚台文化博物馆展示宣传片,实景展示片让与会嘉宾仿佛身临其境。
现场进行了《中华砚文化汇典》编撰出版展示。据介绍,《中华砚文化汇典》共分八个分卷,共计26册,自2012年7月启动,2021年7月进行了首批11本新书发布,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评价:不啻(chi)为我国首部砚台文化“百科全书”。
董方军会长总结回顾了砚研会成立十年来的主要工作。他在报告中指出,十年来,通过以“办展、编典、建馆”三大任务为主线,紧密围绕目标任务开展的六个方面工作和四条经验体会,并在坚持一个宗旨、两大功能、三大任务的基础上,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总体谋划。
才大颖理事长在致辞中情真意切地表示:创会会长刘红军将军带领一批砚文化的志愿者,不辱使命地扩展并融入到了中国工艺美术的大家庭之中,把砚雕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为十年的拓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表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将继续支持研究分会未来之路。
葛承雍副会长表示,十余年来,刘红军将军领导的中华砚文化事业成绩斐然,特点突出,在众多分支机构里工作认真、管理严谨,始终坚持“办展、编典、建馆”三大任务不放松,不仅飘洋过海在美国时代广场大屏上展示中华砚文化,还把展览办到了英国、法、韩国等多个国家以及国内数十个省(市、区),带动了砚台整个行业的产、学、研的全面发展;编辑出版了16部有关砚文化方面的研究专著,还在今年3月18日建成了国内砚文化特色鲜明的北京砚台文化博物馆。研究会将推动和助力发出砚文化的好声音,讲好中国砚文化的故事。
创会会长刘红军从三个大的方面,谈了三点感受。一是小众的砚台也能帮助中央领导决策。中央领导在参观后决心在中小学开办书法课,2012年,教育部就正式下发文件。二是喜见十万砚友脱贫致富奔小康。十几年来,借国家脱贫政策的东风,帮助大家更新制砚理念,提高制砚技能,开拓砚品市场,使许多人因砚致富脱贫奔小康。三是助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经我们十几年的潜心研究认为,砚台历史久远,有六千多年历史,还没有断过代。砚台本身承载着厚重的中国历史文化,是研究中华文明史的重要载体。因此希望砚文化能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助力。
对于新班子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2021年换届后做了四件大事。一是成功举办建党100周年砚雕艺术和书画艺术展览。二是北京砚台文化博物馆在今年3月18日成功开馆。三是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山财大艺术学院合作共建,成立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砚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四是举办这次建会十周年庆典。表示将努力做到:有请必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
书香浸润中国。大会还举行了第二批共5部《砚台春秋》、《端砚》、《历代砚文献》(上、中、下)新书发布。巧合的是,活动当天恰逢世界读书日。作者代表欧忠荣、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社长陈高潮分别致辞。
最为隆重也是作为压轴戏的为致敬环节,庆典大会共向200余名弘扬中华砚文化志愿者、优秀单位、友好单位致敬。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周晓琳现场演唱了由著名作曲家王嘉实先生专门为砚研会成立十周年作词作曲的歌曲《中华砚》,把庆典活动引向了高潮。
活动间隙,为调节、活跃气氛,同时举办一个小型的义拍和作者签名售书活动。活动期间,众多友好单位、个人分别以不同方式,发来贺信与祝福短视频。
活动由杨光、邓桐主持,弘扬中华砚文化志愿者,甘肃省原副省长石军、外交部原副部长李辉、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张世平、卫生部原副部长邵明立、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张鸣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杨士秋、解放军报社原总编辑孙临平、重庆消防总队原政委张剑明、装备学院教授陈庆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葛承雍、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才大颖、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评审委员会主任李节、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砚文化汇典》编审委员会主任张希清、山东省人社厅原副厅长葛文学、山东省临沂市原副市长刘彦祥、砚研会退出领导岗位的老领导、老将军、老专家以及社会各界共300余人与会。